且如经言∶阳胜则热,阴胜则寒。惟产后经来,邪热乘虚而入血室,另有治法。
如小便无恶物行日再进一服。凡煎药须慢火,煎沸即下火为一沸。
上年少之时血气温和,尤且不觉;年老血衰,遇风寒雨湿,其病既发。如不明虚实,则此方亦自能通顺。
不可坐视人死而不知也,补血十宣散之类。里实者,宜葶苈大枣汤,兼腹胁硬痛者,宜十枣汤。
然既身内有阴寒者,止为杂病,终莫能为汗病也。郑,音声,连浊邪恶而不清雅也,此乃热势过极而语音浊乱,不能清利也。
二日阳明受之,故身热、目疼、鼻干,不得眠也。背恶寒口和,谓口中不燥而和也;阴,谓属少阴也,宜附子汤。